信息中心

心理百科

首页 >> 信息中心 >> 心理百科

【拖延篇】什么是拖延症

发布时间:2020-11-28 16:45      点击次数:243次

                                         

1991年,George Arthu rAkerlof 发表了一篇论文,叫《拖延与顺从》。其中提到他自己有一次拖延了八个月,才把一箱早该寄出的衣物送去邮局。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关于拖延的研究,开始进入各种学家的视野。十年之后,2001年,这个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记者圈子里面流传一个说法,说如果你忽然看见谁今天在微博上异常活跃,晒晒TA的花花草草猫猫狗狗,东家长李家短,跟TA八杆子打不着的事情TA都要跟着去嚷嚷两句,那八成是TA的截稿日期要到了:这是垂死挣扎的各种表现(注1)。
      George Akerlof
当然不是因为拖延才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记者们也并非在交稿前一刻变得无比八卦而完成那些即时的稿件。可重要的是,从天才到普通人,拖延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和抑郁症、强迫症(等)不同,至今心理学的临床诊断里面,尚未出现过拖延症这个词语。尽管拖延似乎在吞噬着我们的耐心、精力甚至体力,但它还远不能被称为一种疾病。

        拖延症到底是什么呢?

拖延症(英文:Procrastination)指的是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这个词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或医学术语,但严重或经常的拖延行为,常常是一些深层问题的表现。拖延现象现已成为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该词的最初出现在在爱德华•霍尔出版于1542年的书里。

《圣经》从希腊文翻译为英文的过程中,拖延更多被译成“罪过(sin)”,直到工业革命后,拖延才逐渐具有了现在的含义,被视为“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做决定的一种特质或行为倾向,是一种自我阻碍和功能紊乱行为”。

“拖延症”正式成为病症,相关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末。 

单纯的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只能定义为“拖延”,也仅是一种坏习惯,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才能称之为“拖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