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是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营造良好的咨询气氛,协助来访者更全面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学会用更有效的方式对待自己、他人和生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第一步: 提前预约,确定咨询时间段,并办理预约相关手续
第二步: 每周在固定时间段与固定的咨询师会谈一次,会谈时间45-50分钟
第三步: 会谈结束后在接待处办理续约相关手续
根据性别、咨询经历、性格特点以及求助的困惑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咨询师。对所选的咨询师要有充分的信任,否则咨询就失去了成功的基础。
尽量避免与咨询师有同事、亲属、朋友、师生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更要避免有经济、利害关系。因为心理距离、心理安全感是咨询的重要基石,保持单纯的咨询关系更有助于咨询成功有效。
如果确实需要更换本中心其他咨询师,请与前一个咨询师沟通并做好转介工作。其好处有三,一可推荐选择更合适的咨询师;二认识咨询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新的咨询重蹈覆;三节约时间,可更好更快进入新的咨询当中
积极承担改变的责任。
来访者不能像看医生那样,把病情向医生一说,就被动地等待医生开药方、配药。咨询师并没有灵丹妙药,不能在来访者求助时就可提供适用的改变方案。要想获得改变,来访者就要积极主动承担起改变的主要责任。来访者真诚、努力、合作、负责的态度可直接预测最后的咨询结果。
树立强烈改变的愿望。
改变自我意味着要打破“旧”的习惯建立“新”习惯,这是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来访者可能体验到暂时的脆弱和改变中的痛苦,如果没有坚定改变的信心,没有强烈改变的愿望,很可能因尝试失败退缩回旧的状态中。
建立一个现实而合理的咨询期望。
心理困惑、心理障碍不可能像治退烧、感冒那样立竿见影。改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因此,心理咨询切勿急躁,要想获得明显改变可能需要连续多次的咨询。
提前预约,熟悉心理咨询基本情况。
很多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并不熟悉,刚开始参加心理咨询难免会有些焦虑、顾虑。提前预约,熟悉了解心理咨询,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焦虑不安,消除不必要的担忧,以相对轻松的心态面对咨询。
准时到场。
核实会谈的准确日期和时间段,并提前10分钟到场,填写相关表格。良好的时间观念,遵守时间约定,可评判来访者对改变自己的认真态度,对咨询的合作程度虽然中心提供的咨询服务是免费的,但如果迟到,不会因此而延长咨询时间。迟到20分钟以上可视作取消本次会谈。
不必为首次会谈做特殊的准备。
在会谈过程中,客观真实的表现自己即可。对咨询有任何疑问,都可提出询问。如果感觉还不够安全、不够信任,可以拒绝回答或讲述令自己不安的话题。不必有意隐瞒、歪曲、捏造、妥协。
建立合理的效果预期。
首次会谈的主要任务是咨询双方共同商议确定是否继续咨询。咨询师会简要了解来访者求助的问题以及希望获得的帮助,评估求助问题的性质、严重程度是否在自己的专业能力范围内,并与来访者商议是否接案。来访者则根据对咨询师专业能力的了解以及初次会面的感受决定是否在此咨询师处继续咨询。如果双方协议确定咨询,则需商讨近期的咨询的具体目标以及大致进程。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则需商议转接事宜。
适当控制倾诉时间。
由于首次会谈主要任务是确定是否继续咨询(这对后续会谈非常重要),所以来访者不宜在首次会谈中让倾诉占据太多时间,也不宜在首次会谈中期望咨询师给出有效的建议并获得重要改变,此时清晰、简要地表达自己的咨询需求比倾诉、寻求建议更重要,更合适。
不因参加心理咨询而感到羞愧、不安,心理咨询是智者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途径之一。
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自由地表达,不用担心讲得是否正确、合适,也不必刻意“迎合”、“讨好”咨询师。
充分信任咨询师,真诚放开自我,不有意隐瞒、回避可能与困惑有关的时间,否则容易错过重要契机。
如果感觉不安全、不合适,或当下还不太愿意讲述时,可以直接拒绝咨询师的相关探寻,而不要修改事情客观经过、相关的真实感受。
积极地与咨询师一起,共同探索,分析,商议,并积极努力的实践。
坦然面对咨询过程中暂时的挫折、反复、停滞不前,这是成长道路上常会遇到的现象。
不在咨询室外与咨询师建立任何关系,也不采取其他室外交流的方式。
不要冒然取消咨询,行动前可坦然直接地与咨询师交流结束咨询的想法,此间常常会有很多机会澄清并解决咨询中出现的问题,使咨询更顺利的进行下去,避免重复预约咨询或丧失咨询的信心。
咨询过程中若有重大人生决定,如退学、分手(离婚)、堕胎、跳槽等,建议提出并与咨询师细致商议后再作决定。
如果咨询内容涉及到生命安全(自伤或伤人),请不要隐瞒,咨询师会采取相对保密的方式争取更多的有效资源,与你一起努力,摆脱困境。